admin  2022-10-16 11:29  人缘变好 |   查看评论   

  近期,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,中组部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指出,要鲜明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,大力选拔德才兼备、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,这为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根本遵循。

  生活中,大家在第一次见面时,会有少数人因为某个人具备一副“好口才”,说得一嘴“漂亮话”,便认定这个人很不错、很优秀。然而却有少部分心思不纯之人利用“第一印象”效应,自我设计、自我包装,在重要领导面前“做功夫”“挣表现”,混淆视听、掩人耳目,给组织部门选人用人设置“迷雾阵”。干部选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,理应全面准确、客观公正评价干部,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,而是看他做什么,看他做得怎么样,要警惕“好口才”背后的“硬短板”。

  要重政治素养,警惕精于钻营的“阴谋家”。精于钻营之人,往往“能说会道”,但为民服务的情怀却少了,一门心思搞“自我建设”,甚至拉帮结派、搞小山头、拉小圈子,对党的方针政策阳奉阴违,其实质就是理想信念淡化,政治上不过硬。历史经验表明,干部在政治上出了问题是十分危险的。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,也是硬杠杠、硬指标,政治上不合格的人,经不起风浪,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好干部。干部选拔要始终坚持“政治忠诚、政治定力、政治担当、政治能力、政治自律”五个标准,重点把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,是否具有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情怀,是否具有较强的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,是否能自觉做“两个确立”的坚决拥护者和“两个维护”的坚定践行者。

  要重为人品行,警惕人前人后的“两面人”。现实中,存在极少数政治上口是心非之人,表里不一、欺上瞒下,会上不说、会下乱说,当面一套、背后一套,人数虽极少,但负面影响却极大,其隐蔽性和欺骗性严重损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,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,腐蚀着党的执政之基,必须用心辨别、及时清除。干部选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,涉及方方面面,对干部素质要求较高,但人无德不立、国无德不兴,要始终坚持以德为先、德才兼备的原则,既听其言更观其行,既察其表更析其里,拓宽干部识别考察的渠道,全面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内的工作圈和八小时之外的社交圈,深入甄别干部表现的真假虚实,准确掌握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真实状态,把为人“品德”、工作“大德”、为民“公德”、生活“私德”作为衡量干部品质的重要依据。

  要重工作实绩,警惕光说不做的“假把式”。在其位就要谋其政,干部干部,干事创业是职责所在。目前,有极少数党员干部,自我要求不严,工作作风不实,汇报工作时侃侃而谈,听起来让人感觉此人干劲十足,对工作有想法有思路,但实质却是说一套做一套,工作实绩寥寥无几。作为组织部门,还需警惕这类“光说不练假把式”之人,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,让这些说空话、讲大话的人受阻碰壁。既要拓宽选人视野,畅通来源渠道,让长期扎根一线、大胆攻坚克难的同志有奔头;也要健全干部考核机制,在考核内容、考核方法及考核结果上求实避虚,确保考得精准、出得实效。同时还要广泛征求听取意见,做到全面不片面、细致不大致,既要选出能说会干的好干部,也不能让不跑不要、埋头苦干的“老黄牛”吃了亏。

  “好口才”是优势,但绝非选人用人的关键。干部选拔既要看品行,也要看实绩,更要看政治素养。只有紧盯政治素养这一首要标准,把握品行优、实绩好这一关键,才能选出社会公认、群众满意的好干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  

留言与评论
昵称:
登录账号
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
最新评论